close

文.凌煙


 


  某位讀者參觀過部落格,也買方老師的書研究,留言表示:「你徒弟在中醫界廣發招生單,並美其名為什麼神經……剛開始覺得很奇怪,西醫不是一向都鄙視中醫不科學,還要賺中醫師的錢,真是反覆無常…」、「經脈學說古籍素有,真正了解的人少之又少,就連本人研究到最後也迷惘。」


 


  讀者提出幾個中醫學術上的問題來請教方老師,我猜他一定是位中醫師,行家提問自是精闢入裡,有關方老師獨創的「四經一體」與固有的經脈學說相衝突的部分,僅以此文概要回覆,順便一饗讀者。


 


  有關經脈學說最早的記載與論述,皆以《黃帝內經》為主,但內經卻是論臟不論腑,就方老師的研究所得,臟腑分屬表裡,相互影響,應一體而論才對,且內經中有關經脈的理論也有許多不正確之處,這就是 方 老師之所以要改寫《黃帝內經》的原因。


 


   方老師在《酸痛經穴療法》書中所發表有關三陰三陽上下相通的「四經一體」理論,僅只是粗淺的人體表病的治療法而已,如果讀者有細看方老師所發表的三點書面聲明,應可知道「四經一體」是不能應用於治病的,沒有脈象的配合,所有經脈醫術皆是空談,無異瞎子摸象,偏偏中醫的脈象是失傳的(也許自古即未曾有人解開其奧秘),以致變成今日的中醫皆靠「望、聞、問、猜」來治病的局面,難怪長期得仰西醫鼻息,可悲之至。


 


  從來脈象失傳在中醫界是秘而不宣之事, 何以方老師敢直指其蔽?因為他可說是自古以來採土法煉鋼方式摸透脈象奧秘的人,雖然他目前因為著作尚未完成,並沒有把病理與把脈的技術教給任何徒弟,但他總告訴那些中醫學生說:「中醫所有的典籍,有關脈象的一切記載皆有錯誤,如果你們照書上的那一套學把脈,保證一頭霧水」,為何他會這樣說?請看以下圖表:


 


寸口分配臟腑的幾種學說比較─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學說









說明



 















離經




小腸




大腸










膀胱




命門



大小腸配心肺是表裡相屬,右腎屬火,故命門亦侯於右尺。



脈經




小腸




大腸










膀胱




三焦



 



景岳全書




心包絡




膻中










膀胱


大腸




三焦


命門


小腸



大腸配左尺,是金水相從;小腸配右尺,最火歸火位。



醫宗金鑑




膻中




胸中




膈膽







膀胱


小腸




大腸



小腸配左尺,大腸配右尺,是以部位相配,故又以三焦分配寸關尺三部。



註:此表引用自《中醫診斷學》一書


 


    由此圖表可見,有關脈象的記載,自古即眾說紛云,無一定論,各家各派對十二經分佈於寸、關、尺部位,亦有出入,後學之人根本無從分辨哪一學派所論較正確,更別提那些描述脈象的抽象文字,如滑、濇、牢、繫、散、濡等等。


 


  再引《難經》中「九難」論脈之陰陽虛實:「脈有陰盛陽虛、陽盛陰虛,何謂也?然!浮之損小,沈之實大,故曰陰盛陽衰;沈之損小,浮之實大,故曰陽盛陰虛;是陰陽虛實之意也。」但浮與沈之間,又是以何者為標準?水上的浮標,不論漲潮或退潮,都是浮在水面上的,浮標下的鉛球,不論輕重永遠都沈在水裡,論於脈象,如果沒有一個「平脈」為標澤,如何去界定浮脈與沈脈,你說是嗎?所以未來 方 老師所公開的脈象,將會以十二個平脈、十二個浮脈、十二個沈脈來論,且男女脈象各異,等於共七十二脈,為何連脈都得分男女?就陰陽理論而言,本該陰陽分明,《黃帝內經──陰陽應象大論篇》不是有云:「善診者,察色按脈,先別陰陽」,只是後人未明其意,僅以經脈之陰陽虛實論,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矣!


 


  再說 方 老師的「四經一體」理論,目前僅粗淺的用於體表的痠痛治療,雖有實症與虛症的分別,實際上只採用疏通的原理,並未涉及補瀉之法,欲治臟腑之病,如果沒有透過脈象明察十二經之虛實,怎能確定何條經氣該補?何條經氣該瀉?


 


  中醫的醫術之所以失傳,無非因叛徒太多所致,師父為求自保幾乎人人留一手, 方 老師雖無此心態,但經過黃忠信事件後,行事不得不更加謹慎,在沒有完善的保護智慧財產權措施下,他是絕不會輕易將病理與脈象公開的。自從他對媒體透露目前正在改寫《黃帝內經》,後來便得到黃忠信也在改寫《黃帝內經》的消息,實在令人心寒哪!


 


  中醫雖有兩千年歷史,發展至今只剩一堆食古不化的典籍與數不盡的湯藥驗方(那無非是古人的病歷,如何拿來治現代人的病?)沒有脈象如何開藥?(只好經常換帖)只有經而無脈,如何以脈調理經氣施治?(針灸只好像插秧一樣)如今 方 老師好不容易把脈象找回來了,卻無任何中醫界人士出面挺他(至少也來瞭解一下醫術的真假吧?他隨時在農場裡候教),既得利益者在乎的只是權位問題,又有誰真正關心過中醫未來的發展與進步?西醫團結力量大,中醫依然如一盤散沙,各自為政,希望中醫成為未來全球醫學的主流,恐怕只是 方 老師個人願景罷了,放眼海內外的所有中醫界人士,除了嘴上說說外,誰能真正有那種醫術與雄心?「中醫能補西醫之不足」,這種渾話是誰說的? 方 老師說:「西醫只能補中醫之不足,中醫的經脈醫術是絕對能夠站在急診第一線接受考驗的(外科手術除外)」。


 


  希望這樣回答,讀者能滿意,如果仍有未明之處,歡迎到「市外桃源農場來喝茶,我們永遠歡迎志同道合者或武林高手到駱駝山論劍。」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赤腳大夫  的頭像
    赤腳大夫

    手痛醫腳 腳痛醫手 對應療法 赤腳大夫 方博土的Blog

    赤腳大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