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 隨著時代的改變,從前打罵式的教育逐漸改為愛的教育,近年來還倡導所謂全人教育,對教育我是門外漢,顧名思義應該是指尊重每個孩子的天賦與個性,適性而教的意思吧!

    方老師的工作室裡掛著書法大師王誠一的書法對聯「不把病當病,不把痛當痛」,每有西醫的學生來,我總愛開玩笑說西醫是「不把人當人」。有一則笑話說一個心臟病的患者去醫院定期回診,向醫生抱怨說他吃藥吃到傷胃,所以常會胃痛不舒服,醫生回答說:「對不起!我只負責你的心臟,胃痛的問題請去看腸胃科。」因為分工精細,每位西醫都有他專精的領域,這是西方醫學的長處,同時也是短處,人體發生的許多問題常只是表象,尤其是那些檢查不出原因的病痛,西醫會歸諸於心理,但心理又影響生理,如果沒有身心皆調理03,只靠吃藥物控制精神神經的作用,那是治標而不治本的醫療。

    <<黃帝內經>>從第七十五篇開始,到最末的八十一篇,都是藉黃帝教化雷公的形式,談論診斷疾病應該注意的重點,與醫生常犯的過失。例如「著至教論」篇中有云:「無失之,此皆陰陽表裡,上下雌雄相輪應也。而道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,可以長久,以敎眾庶,亦不疑怠,醫道論篇,可傳後世,可以為寶。」雖說天地陰陽的道理,可以用於醫術,也可用於黎民百姓日常生活中,但古人已死,留下的著作後人也許有誤解,或有疑慮也沒有老師可請教,就像文中那句「陰陽表裡,上下雌雄」,說的是什麼意思?可就個人見解不同了,不過醫道在於「上知天文、下知地理、中知人事」,然後以期「陰陽調和」,平息病邪之氣,與西方的自然醫學相比,中醫的所有理論與醫術,才是真正的預防醫學始祖。

    內經「疏五過論」篇中有云:「聖人之治病也,必知天地陰陽,四時經紀,五臟六腑,雌雄表裡,刺灸砭石,毒藥所主,從容人事,以明經道,貴賤貧富,各異品理,問年少長勇懼之理審於分部,知病本始,八正九候,診必副矣。」也就是說一位醫術精良的中醫,在替病人診斷治療以前,必須先明瞭氣候的變化對人體臟腑產生的影響,加上生活環境變動所造成的身心傷害,然後才是從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四診中尋找病之所在而治之,刺灸砭石或毒藥(是藥三分毒正是此理),各取所宜,每個病人的診斷與治療都是個別獨立的,當然也沒有標準治療程序,唯一的標準則只有陰陽平衡而已,套句現代話來說,就是氣血循環通暢無阻,臟腑功能代謝正常。

    中醫的醫理存在了兩千多年,不懂中醫的人認為它不科學,其實它才是真正寶貴的全人醫學,不僅能用來治療病痛,更能有效預防疾病產生,只是因為傳承與技術上都存在很大的問題,以致一直無法有突破性的發展,而方老師所研究的經脈醫術,正好補足這個缺憾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赤腳大夫  的頭像
    赤腳大夫

    手痛醫腳 腳痛醫手 對應療法 赤腳大夫 方博土的Blog

    赤腳大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